硅碳棒元件可以看作是简单电阻负载和正常的基本电路定律应用:如,V是电压,I是安培,W是瓦特,R是电阻(Q )
硅碳棒 can be looked as simple resistive load and basic circuit law is available for it: Such as V is voltage, I is ampere, W is watt, R is Resistance ( Q )
V = IR = VWR = W/I W = VI = I2R = V2/R I = V/R = VW/R = W/V R二 V/I 二 V2/W = W/I2
在推荐的方式下,对元件进行安装、连接和控制是很重要的,能保证元件寿命最大化。
元件安装
元件与元件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元件直径的2倍,但2.5~3倍为最佳,元件中心与炉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元件直 径的1.5倍,元件中心与被加热物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元件直径的2倍。元件与元件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元件直径的2 倍,但2.5~3 倍为最佳,元件中心与炉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元件直径的1.5倍,元件中心与被加热物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 元件直径的 2倍。
硅碳棒元件可以并联,串联或两者混合连接。并联是理想的方式,元件电阻的任何微小变化随着使用会趋于一致。 然而,串联方式下,这个变化趋于增加从而导致元件寿命缩减。
元件的电阻增加相当慢,如果元件电阻值匹配的好的话,最多可以串联4支。炉温超过1400度,建议串联的元件限制 在2支。
两者混联通常作为一个有效的折中方案,这种情况下,串联的几组应并联。元件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并联的几组串 联,因为一个元件坏掉将导致这一组上剩余的其他元件超载。
三相连接包括星形连接和角形连接。当用星形连接时,建议4线供电,以保证相电压平衡,而与相电阻无关。如果必 须使用3线星形连接 ,那么相电阻必须紧密匹配。
电阻值的匹配
串联下建议元件电阻范围彼此控制在+/-5%内,并联时元件电阻可以控制+/-10%范围内。如果任何元件在很短时间 内就不能工作或断掉,可以用新元件替换,但最好挑选电阻较高的元件。如果元件已经使用了相当长时间,整组元件都要 换掉,否则新的或旧的元件就要承载过高的负荷,导致其过早的损坏。
把一个炉子上的元件分成一定数量的小控制组是一个不错的操作,以简化将来对电阻进行匹配。比如,一个炉子装 48支元件,分成6支8组就比分成16支3组要有弹性的多,匹配电阻就要简单的多。
当替换一组元件后,必须在启动前保证电源供给设备的电压输出减小到正确的值,因为元件过载,即便是很短的时 间,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老的元件可以保留下来,随后搭配其他使用一样时间的元件使用。如果可能,替换下来的 每一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读值都记录下来,增加后的电阻值标在元件的端部,以便以后匹配电阻。
预留电压
为补偿元件随使用而增加的电阻,要提供可调节的电源供给。总的电压预留要根据元件的电阻率增加和期待的寿命, 但通常在新元件需要的电压基础上预留50%到100%。
比如,新的元件共需要110V的电压,那么110-220V的电压范围就预留了 100%,而110T65V就是预留了50%。
当元件长时间工作在1400°C或超过1400°C,或者炉子自身的情况会导致元件在低温下电阻增长率过高,应预留 100%电压。相反,如果元件温度非常低 ,或者炉子只是偶尔的使用,预留50%或更少一些也是可以的。
电源供应
硅碳棒元件一般需要使用可调节的电源供应,以保证设计的功率能够保持贯穿元件的整个寿命过程。所用的设备类 型可能影响元件的性能,是否能获得元件最好的寿命,有赖于选择正确的电源供应。